□本报记者 徐睿 文/图
“我建议中小学对校园体育场地设施改造后,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公众开放。”12月24日,市七届人大代表戴海蓉到大会驻地后,抓紧时间修改完善准备提交的建议。
在调研中,戴海蓉发现我市集中对公众开放的体育设施不足,新建设施建设又面临用地不够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以足球场地为例,我市70%的足球场集中在中小学校,十多年来体育部门一直呼吁将这些设施在课余对公众开放,但一直未落实。如果充分利用各中小学校和高校的体育设施,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减少后期维管成本。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中小学对校园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社会通道改造,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也应保证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本校师生开放。
对此戴海蓉建议,一是要尽早起草、出台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实施办法,明确开放学校、开放时间、开放项目及开放对象等。二是政府要做好牵头工作,要形成明确运行制度,协调好体育、教育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工作开展。三是要加大对开放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后期的运营经费保障,实现中小学校体育设施的有序开放,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